中疾控主任高福已注射新冠疫苗-我国新冠疫苗最新消息

中疾控主任高福已注射新冠疫苗-我国新冠疫苗最新消息

黑客平台hacker2020-11-01 8:00:001994A+A-

对于新冠病毒的疫苗,大家一直都是非常关注的。人们都想知道新冠疫苗什么时候可以研发出来,虽然研究疫苗这件事着急也没办法,都是需要科研人员的努力才能研发出来的。小编看新闻得知,中疾控主任高福已注射新冠疫苗,这对于疫苗的研发是不是一个大的进展呢?我国的疫苗现在已经研发到什么程度了呢?这些问题都是大家想了解的,下面就由小编来给大家详细说说吧!

中疾控主任高福已注射新冠疫苗

据美联社报道,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院重点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他已经被注射了一种实验型新冠肺炎疫苗,并试图说服公众在疫苗获得批准后效仿。

高富在周日的一个网络研讨会上说:“我要透露一些事情,我已经被注射了其中一种疫苗,我希望它能奏效。”该研讨会由中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健康和美国科学期刊出版商Cell Press共同主办。

全球新冠疫苗研发:美国团队最多,中国进度最快

一支疫苗的诞生

一支疫苗从研发到上市通常需经过8到20年的漫长历程。其研发流程主要包括临床前研究、临床试验前审批、临床试验、疫苗注册、疫苗生产及疫苗流通六个环节。

其中,临床试验包括三个阶段。一期临床试验侧重于观察安全性和临床耐受性,观察对象通常为小范围;二期侧重于初步测试疫苗效果,并进一步观察其安全性。国内要求二期试验最低样本量为300例。三期试验通常需要上万名参与者,主要是在流行的人群与区域中观察疫苗是否能够防止人感染。根据疫苗的不同性质、其预防的不同疾病,不同疫苗三期试验设计差别较大。

新冠疫苗研发到哪一步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新冠肺炎候选疫苗概况,截至7月24日,全球共有166支新冠病毒候选疫苗。其中141支候选疫苗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25支候选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目前,进程最快的四支疫苗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分别是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灭活疫苗克尔来福”;牛津大学与英国制药公司阿斯利康合作研发的非复制型腺病毒载体疫苗“AZD1222”;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灭活疫苗“ChiCTR2000034780”;以及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灭活疫苗“ChiCTR2000034780”。

谁在研发新冠疫苗?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报告,截至7月24日,全球共有31个国家参与了新冠疫苗的研发。其中,22%的研发团队来自美国,11%来自中国,8%来自俄罗斯。美国、中国、俄罗斯为新冠疫苗研发参与度较高的国家。在疫苗研发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25个团队中,来自中国、美国、英国与德国的团队占据了较大比例。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全球166支候选疫苗类型占比如图所示:

新冠疫苗离我们还有多远?

在4月29日央视采访中,钟南山表示“我们(研发新冠疫苗)的速度一点都不慢”。他补充道,“当然,疫苗的研发还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一个非常高效的疫苗要通过比较选择,因此时间会比较长。但我觉得,按照目前的进程,到今年年底,对一些应急的(情况)应该是完全可以解决的。”在人民日报6月6日的报道中,他表示新冠疫苗最早在今年秋天或年底可作为应急使用。

与一般情况下的疫苗研发不同,新冠疫苗的研发获得了更多的科研投入,以及评审机构的优先审评审批资格。同时,其研发流程与普通疫苗也有所差别。美国传染病专家、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长安东尼·福奇指出,某些新冠候选疫苗的临床试验与生产是同时进行的。“尽管我们还不知道疫苗是否有效,但我们还是在生产”,他说道,“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运气好,疫苗真的有效,我们就可以节省几个月的时间,最快到冬天就可以使用。如果我们错了,它不奏效,那么我们基本上就浪费了数亿的资金。我们觉得冒这个风险是值得的。”

在6月24日的记者会上,对于何时能用上新冠疫苗,安东尼·福奇表示:“希望今年年底前我们能开发出能够推广使用的疫苗。我们永远不能保证这一点。你永远,永远不能保证疫苗的成功。我们只是有很好的经验,我们谨慎乐观地希望我们将在今年年底成功研制出一款疫苗。”

7月20日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团队领衔研发的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这是全球首次正式发表新冠疫苗Ⅱ期临床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单次接种该型重组新冠疫苗(腺病毒载体)28天后,99.5%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抗体,89.0%的受试者产生了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有望为人体对抗新冠病毒感染提供“双重保护反应”。

新冠疫苗研发和推广面临的挑战

多项动物研究表明,某些类型的抗SARS和抗MERS的疫苗虽然可以有效地产生抗体,但在接种该疫苗时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疾病。疫苗难以使所有接种疫苗的人都产生免疫力。有流感研究表明,免疫系统的衰老会大大降低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因此,在新冠疫苗的临床实验过程中,应通过调整剂量或接种次数,来将初次免疫失败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疫苗并不都是完全有效的,在某些季节,成人流感疫苗的效用仅为70%至80%,有时甚至更低。这意味着,正在进行临床测试的候选疫苗中,有80%接种疫苗的志愿者能够产生免疫力,然而剩下20%的志愿者则可能会感染新冠肺炎。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战略创新与新投资者中心主任张丽近日在盖茨基金会举办的全球健康与发展媒体研讨班上表示,新冠疫苗从研发到使用总共涉及四个关键环节:研发、生产、采购和接种。

张丽指出,产能是疫苗研发成功后要面临的首要挑战。“我们知道疫苗研发的成功率不高,现在在世卫注册的至少有126支候选疫苗,最后能够成功只有7%的比例。疫苗研发进入临床试验之后,成功率只能提高到17%。”张丽表示,“目前很多厂家是没有足够产能的。”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疫苗的分销将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张丽指出,供应国家的先后顺序、接种群体的先后顺序都是需要严加考量的。“我觉得这个过程中首先要避免的是所谓的疫苗民族主义”,避免造成低收入国家和没有疫苗资源的国家无法分配到疫苗这种情况。她说,“这将严重影响疫苗的公平可及性。”

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CEO理查德·哈切特指出,“结束疫情的唯一希望是各国通力合作。”他表示,全世界应建立一个在疫苗研发后数年内都能持续且公平运作的全球分配制度,以确保未来面对疫情能尽快采取应急措施。

疫苗的公平分配并不只是践行人道主义,更是为了满足全球公共卫生的需要。无论前期如何准备,疫苗在诞生之初都难以立刻覆盖全球。为尽快控制全球疫情,短期内谁应该优先接种?这并不是市场竞价所能够解决的问题,需要全球公共卫生专家统筹规划和协调。新冠疫苗从生产到使用间有一个必经的环节,即存储运输。疫苗玻璃瓶则是储存疫苗的必备容器。

5月8日,美国《商业内幕》报道指出,新冠肺炎疫苗最早可能在9月份获得生产批准,但由于全球范围内装载疫苗的玻璃小瓶持续短缺,届时制造商将难以提供足量的玻璃小瓶来储存疫苗。疫苗玻璃瓶难耐低温、运输途中易磨损、灌装地点难确定等因素也将持续影响玻璃瓶的生产进度。

6月16日,《华尔街日报》网站的一篇报道指出,由于疫苗玻璃瓶的短缺以及其生产原料的特殊性,疫苗推广会受到阻碍。

根据目前疫情形势进行预测,若每人注射1次,新冠疫苗全球渗透率达到20%时,至少需要疫苗瓶16亿支,新冠疫苗全球渗透率达到70%时,至少需要疫苗瓶50亿支。

然而全球现已生产出来的疫苗玻璃瓶只有2亿支。并且,这2亿支疫苗瓶,还需用于流感、伤寒和脑膜炎等疫苗的供应。全球最大医用玻璃制造商之一的肖特公司称,目前已收到10亿个疫苗瓶的订货需求,这个需求是其生产能力的2倍。这意味着,即使新冠疫苗研制成功,全球仍将有数十亿人难以接种疫苗。

我国新冠疫苗的最新进度

在接连经受武汉、北京两轮新冠肺炎疫情的“侵袭”之后,中国本土的新冠肺炎疫情基本上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国门之外不断刷新人类历史记录的全球新冠肺炎大疫情时刻提醒着我们,新冠肺炎病毒所制造的威胁并未真正消除。后疫情时代,如何才能摘下口罩回归正常生活成为笼罩在公众心头的疑雾。

包括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在内的许多学者提出,疫苗不问世,我们已经无法彻底阻断疫情。而根据现有对于新冠肺炎病毒的认识,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也认为,如果说这场疫情“阻击战”的上半场主要靠防治,那么下半场则主要依赖于疫苗的问世。所幸,最先走出新冠肺炎疫情风暴的中国在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工作中目前也处于全球第一梯队的位置。

近日,主要承担中国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研发任务的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明在接受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乐观估计,国产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最快或于今年底或明年初上市。

(责任编辑:网络)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黑资讯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黑资讯 ©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Copyright 2015-2020 黑资讯
滇ICP备19002590号-1
Powered by 黑客资讯 Themes by 如有不合适之处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发展历程| 留言建议|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