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美在华盛顿举行秘密网络安全会谈

美媒:中美在华盛顿举行秘密网络安全会谈

黑客平台访客2021-10-12 4:34:008552A+A-

  今年5月底,面对美国无端指责中国黑客问题,我国中止了中美网络工作组的活动。但据美媒《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The Washington Free Beacon)当地时间9月25日报道称,上周,中国官员在华盛顿与美国网络安全方面的同行举行了秘密会谈。

  今年5月底,面对美国无端指责中国黑客问题,我国中止了中美网络工作组的活动。但据美媒《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The Washington Free Beacon)当地时间9月25日报道称,上周,中国官员在华盛顿与美国网络安全方面的同行举行了秘密会谈。尽管北京在此前因为联邦政府对中国军方黑客的控诉,已经正式中止了该方面的对话。

  一位美国国务院官员确认称,“上周在华盛顿,我们与中国同行对网络问题进行了交流。”

  报道称,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上周公开了一份秘密的报告,其中显示中国的军方黑客对至少20位美国运输司令部的承包商进行了网络攻击,攻击的计划之一就是要在未来的美国军事行动中捣乱。报告中写道,“网络入侵对运营中的重要承包商构成了威胁,也对防御构成了威胁。”

  参议院武装部队委员会的报告是属于“机密”/“谢绝外国人观看”的,但在2012年6月到2013年5月间,外国黑客对美国运输司令部承包商的网络发动了50次网络攻击,其中有20次攻击来自中国。

  报道称,中国军方黑客通过攻击获得了承包商的内部邮件、文件、用户名、密码和计算机源代码。一艘用来军事运输的商业轮船也被中国军方黑了。还能证明网络攻击是中国军方所为的证据是一封鱼叉式网络钓鱼的邮件是专门用来反攻美国运输司令部承包商的航线的。(观察者网注:鱼叉式网络钓鱼,即Spear phishing,指一种源于亚洲与东欧,只针对特定目标进行攻击的网络钓鱼攻击)

  美国军方90%的运输,包括空中和海上,都要通过运输司令部承包商来实现。

  美国国务院的报道引用早前美国国防科学委员会关于网络攻击对后勤网络影响的警告,称“美国的枪支、导弹、炸弹可能不会被触发,但危险有可能是直指我们自己军队的。再补给的东西,包括食物、水、军火和燃料可能会因此(指黑客攻击)不能在需要的时候到达。”

  美国国务院官员称尽管中国中止了中美网络工作组活动,中美网络对话还是得以进行。他说,“我们会定期讨论各自的担忧,而且还会和中国官员交换对于网络问题的意见。”这位官员还说,“我们致力于加大与中国政府在网络问题上的合作,我们是有共同点的,我们都想真诚、有建设性地处理不同点。”

  该国务院官员没有透露谁参与了此次谈话,但是与会人员包括美国国务院的官员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一位美国国防部的官员说,这次谈话并没有美国国防部网络部门的官员参加。

  这次网络对话举行也是为了准备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于11月10日、11日在北京参加亚太经济合作会议(APEC),届时,他将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

  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Susan Rice)在本月初赴北京为11月的“习奥会”早早做准备。赖斯到北京后,中国领导层要求美国停止在中国沿海的侦察飞行。

  中美关系因最近的中国战斗机“危险接近”美国侦察机变得紧张。美国国防部称中国的行为“很危险”而且“很不专业”。

  8月18日,一架美国海军P-8巡逻机在东海上空(观察者网注:《华盛顿自由灯塔》原报道为该区域)进行“例行侦察”时,遭遇中国一架苏-27战斗机“危险接近”。据称当时这架侦察机正试图监视中国在东海上空进行的海空军王牌飞行员对练。美军方人士称,当时中国战机距离美方飞机只有15米,然后进行滚转,飞到美方P-8上部。美军方认为,这是一种“危险的威胁动作”。中国认为,美方对中方大规模、高频度的抵近侦察才是危及中美海空军事安全、导致意外事件发生的根源。但美国国防部继续警告称,如果中国在空中再进行拦截,美国将会对中美军事交流再评价考量。

  此次的网络对话也包括了对美国对中国军方的法律控诉,美方称在去年5月有五个中国解放军黑客对美国公司和一个工会组织发动了网络攻击。

  报道称,这些黑客是一个秘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黑客部队,叫61398部队,专门侦查针对美国公司的经济机密。被中国人民解放军61398部队攻击的有西屋电气公司、德国SolarWorld AG公司(德国光电产品公司)、美国钢铁公司、阿勒格尼技术公司(世界最大的特钢生产商之一)、美铝公司、联合钢铁公司、造纸和林业方面的公司、橡胶企业、制造业公司、能源公司、中美联合实业公司等等。

  报道称,与中国有关的军事网络攻击早在10年前就已经被人所知,而且中国方面一直否认军方操纵网络攻击,还要求美国撤除对中国的控诉和指责。

  前美国国务院官员、美国资深大陆与台湾问题专家谭慎格(John Tkacik)曾质疑此次网络对话的效果。他说,“和中国进行网络对话还所谓‘交流’是真的对提高我们的网络安全问题一点用都没有。”他说,“中国人只想知道一件事,那就是美国是怎么确认发现五个中国解放军是黑客的身份,这样中国就可以确保以后不会被发现了。”

  前美国国务院官员、美国资深大陆与台湾问题专家谭慎格(John Tkacik, Jr)

  前美国国务院官员、美国资深大陆与台湾问题专家谭慎格(John Tkacik)

  在今年5月我国中止中国网络工作组活动后,观察者网采访了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沈逸,他对美国控诉中国军人是黑客一事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沈逸认为,“就此次美方起诉中国军官的案子来看,外在形式说明,这是一场披着司法外衣的政治秀,而其内在实质,是美国系统炫耀其在网络空间所具备的反情报能力。在此过程中,他们不但有技术手段,而且还动用了大量的非情报手段,比如常规的间谍手段,提供的证据中不仅来自国家安全局在网络空间拦截的情报,还包括了美国中央情报局通过在华发展的特工,以及叛逃者那里获得的基于传统人力的情报。”

  美媒报道还称,中国官方在上周对谷歌公司在中国的活动又进行了一轮打击,这是中国严控互联网运动的一部分。据《纽约时报》报道称,微软也是中国政府的目标之一。

  谭慎格还说,“中国对网络意见交流如此渴望,是由于北京在信息霸权的战略主张,但可悲的是很少美国能够意识到这一点,包括被打击的谷歌也不能意识到。”

  今年8月,约翰·卡林(John Carlin),一位美国司法部国家安全领域资深检察官说,中国曾要求美国政府提供解放军进行黑客攻击的证据。“中国人说的很清楚”,卡林在阿斯本召开的一个安全会议上说,“如果你有证据,你有铁证能够说我们从事了此类活动,你有那些让你你能在法庭上公布指正的证据的话,就给我们看看。”

  卡林说,“从我们的推断看,我们只能用我们对付恐怖分子对国家网络安全的手段来对付他们了。”他还说,五个解放军黑客显示出61398部队已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了解了美国的各个商业领域,从核能到太阳能,从钢铁制造到劳动成本。”卡林强调称,“我们将加大阻止此类活动的费用,只要他们继续在美国领土上获取信息,我们就不会停。”

  如果问美国海军上将萨缪尔洛克利尔(Adm. Samuel Locklear),他会建议限制美国与中国的军事交流,但根据美国参议院关于解放军黑客攻击运输司令部的承包商网络的报告,太平洋司令部发言人锡姆斯(Chris Sims)不建议这么做。

  一份最新的军事情报宝贝中也曝光了此次中美秘密网络对话,报告称一个与解放军有关系的中国电信公司把美国原产的电信设备卖给了古巴,这明显违反了美国的制裁。华为公司也把美国的调制解调器、路由器、接线台等用于古巴的网络建设。

  一份2012年美国众议院常设委员会的情报报告中,认定华为有可能是网络间谍公司,报告还警告过美国公司不要买华为的设备,以防其设备有“后门”可以进行远程操控。

  而中国,利用斯诺登泄露的美国国家安全局文件,指责美国自己也是网络间谍。

  美国国家安全局的文件显示该部门通过华为的网络和设备,来监视使用华为设备的许多别国政府部门。

  据英国《卫报》报道称,美国国家安全局通过华为在其他国家的电信传动设置监控目标国家,如中国、巴基斯坦、伊朗等等。

  报道称,美国国家安全局一份机密文件显示,美国这么做的原因是担心华为遍布世界的设备会给中国提供更多的机会。对此,中国驻美大使馆并无评论。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黑资讯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 2条评论
  • 听弧并安2022-06-07 20:37:24
  • 。”  美国国务院官员称尽管中国中止了中美网络工作组活动,中美网络对话还是得以进行。他说,“我们会定期讨论各自的担忧,而且还会和中国官员交换对于网络问题的意见。”这位官员还说,“我们致力于加大与中国政府在网络问题上的合作,我们是有共同点的,我们都想真诚、有建设性地
  • 痴者粢醍2022-06-07 21:22:43
  • 对于网络问题的意见。”这位官员还说,“我们致力于加大与中国政府在网络问题上的合作,我们是有共同点的,我们都想真诚、有建设性地处理不同点。”  该国务院官员没有透露谁参与了此次谈话,但是与会人员包括美国国务院的官员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一位美国国防部的官员说,这次谈话并没有美

支持Ctrl+Enter提交

黑资讯 ©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Copyright 2015-2020 黑资讯
滇ICP备19002590号-1
Powered by 黑客资讯 Themes by 如有不合适之处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发展历程| 留言建议|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