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3黑客菜单(奶奶3黑客菜单版)
大家好,我是窈窕妈妈。
最近,“奶奶怒送3岁孙子去警局”的视频,引发了热议。
事情是这样的——
10月17日,湖南娄底。
一个3岁左右的小男孩,去邻居家玩,临走前拿了一瓶酸奶。
奶奶发现后,气不打一处来,赶忙把酸奶还给了邻居,但孩子有些不情愿。
看见孙子哭闹,奶奶直接使出了杀手锏:“当小偷啊,抓起走(得把你抓起来),跟我去派出所。”
小男孩拼命挣脱,全程崩溃,恨不得躺在地上。奶奶拼命拖拽,不依不饶。
这一幕,恰好被目击者刘先生抓拍,并发布到了网上,没多久就上了热搜。
本来视频已经足够窒息,没想到评论区更让人费解。
竟有不少网友纷纷点赞,认为奶奶给孙子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展开全文
有的家长还大肆炫耀起自己“一步到位”的教育经验:
简直离谱。
看到这些拍手称快的评论,我不得不再一次感叹:
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真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事。
这些被很多家长引以为傲的教育方式,或许满足了大人“教子有方”的虚荣心,却丝毫没有考虑过孩子的感受。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难以磨灭的伤害。
这种行为,万万不可取。
首先,从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来看。
2-5岁左右的孩子,思维处于前道德阶段,他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这种行为是“偷”。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前道德阶段孩子,最大的特征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极强,没有基本的物权意识,也严重缺乏“你我他”的边界感。
比如,看到喜欢的玩具就直接拿,哪怕是别人手里的也要抢。在超市看见想吃的零食,就往自己兜里揣,也不管付没付钱等等。
“只要我喜欢就是我的。”
他们往往不会思考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也很难顾及到他人的感受。
而且,这个阶段,自主意识萌生。他们开始想要暂时脱离大人的视线范围,独自接触外界事物,我们眼中的“偷”,或许只是孩子的探索行为。
当然,这并不是在为孩子“偷拿”东西找理由找借口,而是想说,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也实属正常。
家长过于担忧,或是觉得丢脸,直接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反而容易矫枉过正,打击孩子的自尊心。
其次,咱们就事论事,从儿童教育责任来看。
所谓“3岁看大,7岁看老”根本不是很多人理解的那样。
它的本意只是说小孩子可塑性强,父母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合理引导,会让孩子一生受益。
正如这位网友所说:
为啥那么多人支持送派出所?人家是3岁不是13岁,你3岁就什么都懂?家长应该好好告诉孩子正确做法,而不是动不动就送派出所,家庭教育不靠引导靠警察,那父母是干嘛的?
话糙理不糙。
这种做法,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于理,这本来就是家庭教育的范畴,却要甩手交给警察处理。
这无疑是家长推卸责任,图省事的表现。
于情,奶奶虽然只是吓唬孙子,却很可能让孩子对警察产生错误认识和畏惧心理。
生活中,不少父母喜欢拿警察当幌子,来调教纠正孩子。
“你不听话,做错事,就是坏孩子,会被警察抓走。”
如此一来,孩子不仅会变得越来越害怕警察,还会在头脑中不断加深“我不好,我很坏”的意识,甚至形成这种负面认知标签。
那么,当他们真的遇到危险时,很可能会因为对警察有心理阴影,而不敢求助。
这不是把孩子推向更加危险的境地吗?
再进一步说,即便是超过5岁的孩子有类似行为,也不建议用这种方法进行教育。
其实,孩子会偷,本质上是源于一种匮乏感。
最直接的,是物质上的匮乏。
想起一个新闻。
一个女孩和妈妈逛商场时,偷拿了几个小玩具,被工作人员发现后也拒不承认。
无奈之下,妈妈叫来了警察。
面对民警,女孩终于松口说,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不敢和妈妈开口要,才偷拿了玩具。
其实从女孩的言语中,大致可以推测,妈妈很可能因为经济原因,总是拒绝孩子的需求,导致孩子长期处于不被满足的匮乏感中。
孩子既想要这个玩具,又不想给妈妈增加负担,所以才出此下策。
除了物质,情感的匮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博主@靓靓说,前段时间,她发现钱包里的现金,总是时不时少个十块二十的。
她跟丈夫确认了一下,知道不是他拿的,便怀疑起了儿子。
她开始格外留心孩子的举动,果不其然,没两天就抓了个人赃俱获。
她不敢相信还在上幼儿园的儿子,竟然会有“偷钱”这么严重的道德问题。
她失望至极,不停地打骂孩子。结果,孩子的一句话,直接让她愣在了原地:
“你们只顾着赚钱,都不喜欢我,我要把它们都拿走。”
你看,孩子并非真的想偷钱,而是渴求父母的爱与陪伴。
有句话说,孩子犯错误,父母要自省。
在责怪孩子之前,父母更应该思考一下:
自己究竟有没有基本满足孩子物质上以及情感上的需求?
除此之外,惩罚并不是让孩子改正错误最好的方式。
原因很简单,惩罚孩子,无非是父母“懒政”,不愿花心思引导教育的行为表现,本质是利用家长的权势,逼迫孩子就范。
谁都会犯错,大人都避免不了,更何况是孩子?
妄想“一劳永逸”的后果是,孩子可能行为上会暂时收敛,但情感上却会和父母越来越疏离。
比如,那个16岁少女陈亮亮。
因青春期叛逆,父母担心她不学好,便把她送去“魔鬼学校”接受管教。
结果,陈亮亮在这里遭到了非人般的对待。她偷偷逃回家,把母亲绑在家中,不给吃不给喝,活活饿死了母亲。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家长意识不到:
让孩子感到害怕恐惧,不仅无法让孩子意识到问题和错误,还会摧毁亲子间的信任感。
而缺乏信任的教育,孩子只会暂时屈服于力量,但它的破坏力,也会在孩子成年后逐渐显现出来。
网友@一分享了一个故事。
她说哥哥小时候偷妈妈的钱,妈妈觉得要趁早教育,就把他捆在树上打,拿皮带抽。结果,哥哥长大后真的进了监狱。
心理咨询师李雪说:严厉惩戒就是把孩子送向犯罪之路。
犯罪心理学有一个观点:恶性罪犯都有着严厉的超我。他们童年往往经历了父母非常严苛的对待:比如,稍不如意,一点小错就要被狠狠的惩罚。
这会形成他们内心难以抑制的暴力犯罪冲动。
这种教育只会让孩子的心灵更加脆弱,或越发促使其坚持邪恶。
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将来就可能以怎样的方式对待你和周围的人。
那么,孩子会“偷”,父母到底应该如何引导呢?
《正面管教》中有这样一个案例,非常值得总结借鉴。
琼斯太太发现6岁的儿子杰夫在商店偷了东西,她没有马上去指责、羞辱孩子,而是找了一个没人打扰的地方,和孩子进行了一次促膝长谈。
聊天伊始,她没有给孩子设置“自投罗网”的圈套,而是开门见山,直接点明孩子的问题。
“听说你在便利店偷了一盒泡泡糖?”
孩子没有回答,一副拒绝沟通的模样。
毕竟,错误被戳穿,难免激起防御心理和戒备心。
紧接着,妈妈讲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她说自己五年级的时候,从商店偷了一块橡皮,她知道这样做非常不应该,也感到无比愧疚,这么做实在不值得。
她用自己的故事,向孩子表达了理解。孩子也感受到,妈妈并没有用权威教育自己,我们都经历过类似的“错误”。
但是,只跟孩子说“这么做不对”,他也很难真正意识到究竟错在了哪里。
这不,杰夫也表达出了自己的疑惑:“反正店里有那么多泡泡糖。”
原来,他偷拿泡泡糖,是因为觉得商店根本不缺这一盒,也意识不到它的价值所在。
于是,妈妈决定从这两点入手,帮助孩子建立同理心,并且引导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她开始和儿子讨论计算,店主需要卖多少泡泡糖,才能挣到足够的钱付房租、工资和养家糊口。
杰夫呆住了,他被巨大的泡泡糖数量震撼到了。
“对不起,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
他开始产生内疚感,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了负面影响。
然后,她又问儿子,是否喜欢别人拿走自己的物品。
杰夫摇了摇头。
妈妈的换位思考,让他明白了,私自拿走别人的东西,不仅会伤害对方的感情,还会给他人造成损失。即使想要,也一定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
最后,他坚定地表示,自己再也不想偷东西了,并且要去便利店为偷的泡泡糖付钱。
妈妈表示了道义上的支持:“我可以陪你一起去,但是你只能用自己的零花钱付账。”
两人一拍即合。
杰夫在妈妈的耐心引导下,发自内心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弥补了自己的损失,懂得了人要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
琼斯妈妈的教育方法,总结来说就是:
指出错误—平等交流—利用同理心—引导孩子修正错误。
这样的逻辑闭环,才是真正健康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式。
错误是任何人都无法避免的。
更何况,“走歪路”、“撞南墙”也是孩子自我成长的一种方式。
当孩子犯错,我们采取行动的原则,应该是让孩子感受到爱,而不是恨;我们首先要做的应该了解行为背后的原因,而不是“一刀切”式地纠正。
要时刻记住,我们目的是要解决孩子的问题,而不是在他们感到迷茫恐惧的时候,再承担一份来自父母的焦虑。
当然,控制情绪,把关注点真正放在孩子身上,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但,有意识的觉察自身,可以帮助我们一点点去更正、改善自身行为。
孩子的内心世界,只有不断汲取爱的养分,才能一点点建构起来。
最后想对父母们说:
孩子需要的不是惩戒,而是耐心和同理心。
用接纳和尊重教育引导孩子,孩子才能有多余的精力思考辨明对错,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加友善从容地对待他人和世界。
相关文章
- 3条评论
- 假欢寂星2024-05-24 21:22:19
- 身行为。孩子的内心世界,只有不断汲取爱的养分,才能一点点建构起来。最后想对父母们说:孩子需要的不是惩戒,而是耐心和同理心。用接纳和尊重教育引导孩子,孩子才能有多余的精力思考辨明对错,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更加友善从容地对待他人和世界。
- 痴妓任谁2024-05-25 02:42:31
- 孩子“偷拿”东西找理由找借口,而是想说,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也实属正常。家长过于担忧,或是觉得丢脸,直接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反而容易矫枉过正,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其次,咱们就事论事,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