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整蛊吓人(100种整蛊人的方法无需道具)

黑客整蛊吓人(100种整蛊人的方法无需道具)

黑客资讯hacker2024-06-18 1:20:28175A+A-

  

  早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目的就在收复长安、洛阳,尤其是洛阳。在诸葛亮眼中,洛阳就是一只龙头股、指标股,拿下它,就是控股天下,结束三家公司鼎立的割裂局面。

  可惜诸葛亮的这种行为是追高行为,因为当时的魏国处于强势,无底可抄,而他自己则被牢牢套在上面,以至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50年间,洛阳高高地处在龙头股、指标股的位置,然而350年后,为了它,又来了一批又一批英雄豪杰折腰流血,演绎出一场场轰轰烈烈的追高史,抄底史,血泪史。

  第一批追高者:杨玄感

  隋朝末年,隋炀帝凭借着老爸隋文帝惨淡经营留下来的丰厚资产,进行了大规模的高风险投资。

  其一,投资大运河项目,后人有诗曰:“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充分说明这项工程要垫付大成本,却短期不见效益,而且可能效益还未出来,公司就已经被拖垮。

  其二,投资超大规模的地产业务,经营东都洛阳。洛阳之大之繁华,我们不多说,只举一例:杨素当年担任建设洛阳的总指挥,光是一个月所需的民工就达200万,这项工程短期内也难见收益。

  其三,玩高风险的并购,东征高丽,这是一项高成本操作的投资,蚀本的几率远远大于收益的几率,果不其然,就在东征高丽的途中,粮草官礼部尚书杨玄感开始琢磨隋朝的江山。

黑客整蛊吓人(100种整蛊人的方法无需道具)

  杨玄感可不是普通的押粮官,他的父亲杨素是隋朝的开国功臣,更是扶助杨广当上太子,登上帝位的头号功臣,当时的杨家,身世显赫,天下侧目,是一只蓝筹股,不只是家庭背景过硬,杨玄感本身素质也过硬:文则博览群书,武则擅长骑射,朋友遍布天下。

  此时的杨玄感身居要津,能掌握大量内部消息,他开始看空隋王朝公司,预感到杨广的江山要崩盘了!杨玄感肚子里一打算盘,想要成为多方,逼空杨广,坐他的江山,另立大盘。利用这次押运物资的机会,取得了物质上人力上的方便,做好了军事上的一切准备,然后,他请来了一位军师。

  这位军师是李密,就是我们民间所熟悉的瓦岗军的头目,这是后来的事。李密的祖辈是隋朝的功臣,这里我也没心思翻他的族谱,反正,他自小就和杨玄感是朋友,按现在的说法:是在同一个机关大院里长大的。

  李密是一只潜力股,虽说是隋朝的富N代,却没有纨绔子弟的浮浪气息。他自小志向远大,一天到晚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以至于当年他顶职给隋炀帝当侍卫时,隋炀帝受不了他胸怀大志的样子,说:“侍卫队里那个黑皮肤小子,目光炯炯跟常人不同,叫他远点。”远点就远点,李密也不去宫里上班了,缩起头来读书,读的什么书?《汉书》。《汉书》里面就记载着一打一打的是非成败。他坐在牛背上,低头读《汉书》,让杨玄感的爹杨素给逮着了,杨素十分喜欢这个好学不倦的年轻人,特地召到家里,对儿子们说:“李密小朋友比你们有见识,是你们学习的榜样。”于是,潜力股碰到蓝筹股,成了好朋友。

  潜力股李密给蓝筹股杨玄感提出了上中下三策。

黑客整蛊吓人(100种整蛊人的方法无需道具)

  上策:多空博弈。

  隋炀帝孤军远在辽东,在幽州(北京)之北千里之外,南面有大海,北面有强敌,而南归的路程只有一线:狭窄的辽西走廊。他明显处于空方,我们处于多方,只要封死辽西走廊,多方封死空方,然后高丽突厥袭击他的后方,他前后无路,粮草散尽,自然死路一条。我们多方稳操胜券,单边上扬,控股天下!

  当时隋炀帝大军远征,与其说是征战,不如说是时装秀、演唱秀,往往一支大军绵延几十里都是红色的服装。百万大军,路途长远,粮草运输跟不上,野战兵居然要当运输兵使,一肩扛长枪弓弩,一肩扛口粮,不用到战场上去厮杀,早已在路上累杀了!于是,士兵们一路将粮食当成累赘处理:扔!扔军粮是要杀头的!扔不成,我埋还不成?于是,悄悄地挖坑埋粮。

  军粮运输紧张到这个地步,杨玄感一旦封锁归路,军心的慌乱可想而知。如果杨玄感采取多空博弈的上策,后头就没李渊李世民什么事了。

  中策:稳妥进取。

  一路向西进发,沿途不贪小便宜,直接打到关中,拿下长安,早早地关门据守险要,观望天下,既稳健无忧,又可伺机进取。

  下策:夺取龙头股洛阳。

  夺取东都,可以新政府的名义向四方发号施令。不过,一旦百天之内拿不下,就等于被套牢,四面援军一到,等着死。

  文武全才的杨玄感拍板:下策就是上策,我们就追龙头股洛阳。

  杨玄感长途挺进洛阳,可事实证明,杨玄感确实追高了!洛阳守将樊子盖死守城门,杨玄感轮番猛攻,就是不进球。拖得久了,隋朝的前锋、中场、后卫都回来救洛阳这个大球门。东征高丽的来护儿前锋不等隋炀帝下命令就回兵救场,总队长隋炀帝也紧急回到涿郡(今北京),坐镇指挥。

  更恐怖的是,杨玄感当初以为他起兵,天下会响应,结果除了一些草莽英雄落魄子弟,天下郡县级别的地方政府无一个响应的——隋朝的行情虽然下滑,但还没下滑到底部,所以他振臂一呼,响应他的只有回音。李密劝告:“咱们快快斩仓吧,放弃龙头股,去关中。”

  杨玄感放弃了龙头股,解除对洛阳的包围,降低仓位,转向西边发展。然而,军队经过弘农郡时,当地的百姓拉住杨玄感的马头,苦劝他取下弘农再西行。杨玄感也想在彻底斩仓前再获取点利润。因为弘农郡有优质资产:粮草。于是杨玄感留下来攻城,天下大盘瞬息万变,岂容得你贪恋那么一小点盈利?这点盈利很可能是市场留给你的毒丸。杨玄感才离洛阳,又因弘农被套牢。隋朝各路大军一拥而上,围住这位仁兄一阵狂殴,杨玄感被隋军剁成肉酱烧成灰烬,满门抄斩。

  这是第一个追高者杨玄感的可悲下场。

  杨玄感追高追死了,但上天还是再给了一次机会,当然不是给杨玄感,而是给了杨玄感的残余势力:李密。

  李密当时也被捕,但机智的他逃脱了。公元616年,李密认识了王伯当,王伯当把他介绍给了瓦岗军头领翟让。李密投靠了瓦岗军这家大公司,并交出漂亮的业务单:616年10月27日,李密精心设计大海寺伏击战,击杀隋朝名将张须陀。凭这张业务单,李密渐渐掌握了瓦岗军这家公司。有了资本,有了业绩,李密下一步剑指洛阳!

  李密的理由:洛阳是龙头股,多粮仓,而天下人正处于饥饿当中。攻下并打开粮仓,有了粮就有了人,百万大军一夜可成。拿着隋朝的资本跟散户们分红,自己不出本钱,又能聚集散户人心,何乐而不为?617年2月,瓦岗军攻下洛口仓,散粮给百姓。

  此时,太原的李渊尚无动静。李密在盈利的道路上,远远跑在李渊的前头,然而李密也走不出杨玄感的怪圈,被洛阳套牢。当时镇守洛阳的是越王杨侗,天下各路援军都来支援龙头股洛阳,于是,王世充来了,成为李密的劲敌。

  这时候的李渊父子趁着洛阳鏖战,从容在太原起事,夺取关中。李渊父子也将目光投向了龙头股洛阳,李密、王世充正在鏖战,洛阳城布帛堆积,都用来当柴烧。当时的布帛有货币的功能,洛阳城在拿着货币当燃料用,看样子似乎可抄底了。

  公元618年4月,李世民来抄底了,打的是救援洛阳的旗帜。可李世民在洛阳周边观望一番,发觉抄底时机未到,于是决定:撤!看清历史底部就是看清历史大势,李二哥真牛!

  李密和王世充在洛阳城周围耗。而形势已变化:李渊父子走了李密所制定的中策之路,占据山西陕西。

  此时,李密最经得起消耗最优质的资本就是粮草。他拿着这个分红,召集天下人来效力。凭着自己雄厚的资本跟对方比烧钱,谁的钱先烧完谁就先退出市场。

  王世充手中粮草越来越少,又屡次被李密击败,眼看着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当时投靠瓦岗军的魏征看准了这一点,建议说:“挖好壕沟,筑好城墙,王世充粮草一尽,他就玩完。”李密意识到了这一点。战争中,如果有人提出挖好壕沟,不与敌人交战的策略,那绝对是上上选。胜仗不一定是打出来的,可能是熬出来的。

  然而,瓦岗公司糊涂人多过清醒人,清醒的少数人拗不过糊涂的大多数人,还得顺应糊涂的大多数。李密是清醒的,魏征是清醒的,然而瓦岗军大多数指挥层是不清醒的。以猛将单雄信为代表的一大帮糊涂蛋叫嚷着形势大好,三天就痛灭王世充。李密无奈,只得放弃只守不攻的策略,做出了主动进攻的态势,走上高仓位操作的路线。

  而此刻的王世充也提高仓位,高风险操作。同样一个措施,在王世充这里却是正确的:反正粮草不多了,静守绝对蚀本,一博还有翻本甚至博大的机会!

  618年9月12日清晨,王世充部队就在床头吃饭,喂饱战马,忽然奇袭没有防备的瓦岗军。这帮江淮老兵,肚子里一顿正在消化的早餐是他们唯一的资本,却支撑着他们玩命。王世充事先准备好一个与李密长得很像的人,绑在马上,然后牵出来宣告说:“李密被我们生擒啦。”瓦岗军在王世充的“一顿早餐攻势”前崩溃,此战史称“偃师之战”。李密手中资本几乎丧失殆尽,然后投靠李渊,最后,因为受不了李渊的傲慢而密谋造反,被李渊所杀。

  这是第二批追高者李密的悲惨下场。王世充以小搏大,运用杠杆效应,终于夺得龙头股洛阳,然而,在市场争夺上是一把好手,并不等于在市场经营上也是一把好手。

  王世充的经营手段,管理方法,实在是惨不忍睹,具体咱就不说了,总之,糟糕的管理水平导致的结果是:公司骨干跳槽。

  就讲最有名的程咬金,秦叔宝。这两位同志是举世难得的猛将。先友情给大家洗洗《隋唐演义》给大家的毒害:程咬金从来就不是什么瓦岗寨主,也不是三板斧的孬种,其实也算得上是勇冠三军。原来效力于瓦岗军,后来归于王世充。秦叔宝先效力张须陀,后归瓦岗军,又归王世充。秦叔宝也是举世难得的勇将,至于李元霸之类的,大家就当是看《黑客帝国》吧。程咬金耐烦不了王世充的作风,对秦叔宝说:“咱们王总经理说话唠唠叨叨像个跳神的巫婆,这样的公司没前途,咱们走吧。”然后,哥两个投奔李世民去了。

  好多员工也纷纷离职,但是王世充不改善经营手法挽留员工,却搞连坐制,一家逃离,邻居顶罪。也就是说一个员工离职,扣其他员工奖金。这下可好,大家干脆一起逃,搞得你连坐对象都没有。

  龙头股洛阳经过连年战乱和王世充糟糕的管理,市价严重下滑,于是,李世民来抄底了,620年的7月1日,李渊在长安正式命令李世民带兵前往中原抄底。

  然而,抄底的不止一个。

  窦建德,当时自称大夏皇帝。

  王世充在和李世民的鏖战中渐渐不支,向割据河北的窦建德求援。窦建德名为救援,实为抄底。因为临行前,他的手下刘彬建议:“联合王世充赶走李世民,然后做掉王世充,我们坐龙头股。”窦建德有抄底的实力吗?

  有,因为窦总经理经营的河北是当时业绩最好的公司,完全具有收购洛阳的实力。如果说隋末的反王都是义军,那么窦建德是义军中的义军。窦总经理小心经营他的公司。他生活简朴,一直坚持素食,他的老婆曹氏也从不穿绫罗绸缎。他发展生产,重视农业,劝课农桑,公司稳步盈利。他舍得分红,每次征战所得战利品都分给员工。河北在他管理下,大治,以至于商旅行人敢在野外露宿而不担心治安问题。

  这样优质的资本似乎应该可以来并购且经营洛阳了。

  窦建德的手下凌敬却主张走稳健经营的道路:“不如翻过太行山,攻占上党,发展到李渊的后院去。这样一路上没有重兵威胁,可以稳稳当当得地盘,同时威胁李渊后方,解围洛阳。”经理夫人曹氏也赞同。这确实是个好战略,稳妥进取,风险低,收益高,最后还逼空李渊父子。不过窦建德却说这样做对王世充不道义,于是兴师。

  历史将记住公元621年5月2日,一个优秀经理人的覆灭。李世民一面深沟高垒围困洛阳,逼空王世充,一方面“围点打援”,进军虎牢关,扼守险要与窦建德鏖战。战争从3月进行到5月,最后,双方大军隔汜水而陈列。我不明白窦建德为何在战斗第一线,突然把自己的小朝廷拿出来晒。此举为何?想通过朝廷的威仪恐吓唐童李世民?李世民作为贵族子弟,什么世面没见过?我的解释是:窦总经理的暴发户心理发作了。想他一介草莽出身,今日能割据河北,称皇帝,也该摆摆谱了。窦建德太把自己当领导了,而创业时期是不能太把自己当领导的。窦建德忘了干活,倒在第一线晒家底。

  从早上对峙到中午,李世民忽然渡河进攻。爆发户的表演成了自己敲响自己葬礼的丧钟。窦建德周围全是文官,将士们一时到不了老大身边护驾;文官们一时又不能给军队让出通道。整公司卡壳了。李世民转眼到了跟前。窦建德的公司转瞬间覆亡。这位仁兄在最后时刻还不失仁义本色,对唐军说:我是夏王,你们抓了我会有富贵的。李世民半点客气也不讲,将窦建德脑袋咔嚓。外援没了,洛阳是一座孤城,王世充投降,然后被仇家所杀。

  李世民抄底成功,稳稳控股洛阳。

  是非成败检讨书:

  杨玄感:明明是高位,却去追,失败也活该。

  李密:一个有智慧的政策制定者,却不是个有魄力的执行者,自己不想追高,却被人逼着追高。失败也可惜。

  王世充:以小搏大好不容易博取龙头股。没想到管理水平那么糟糕,失败也应当。

  窦建德:经营了一家优质的公司,也具备抄底实力,可惜暴发户心理作怪,导致公司覆灭,失败也值得同情。史书也解释说:天命有归,人谋不及。

  顺便提提张须陀:此公率部与义军对抗,军纪严明,勇敢善战,且存心仁厚,在大海寺突围战中,屡次杀回重围救部下,最后身死,天下健儿恸哭。只可惜隋朝这家公司已没了前途,张须陀作为经理人之一再怎么优秀也枉然。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黑资讯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 5条评论
  • 绿邪边侣2024-06-18 09:52:27
  • 过糊涂的大多数人,还得顺应糊涂的大多数。李密是清醒的,魏征是清醒的,然而瓦岗军大多数指挥层是不清醒的。以猛将单雄信为代表的一大帮糊涂蛋叫嚷着形势大好,三天就痛灭王世充。李密无奈,只得放弃只守不攻的策略,做出了主动进攻的态
  • 温人眼趣2024-06-18 12:58:48
  • 购且经营洛阳了。  窦建德的手下凌敬却主张走稳健经营的道路:“不如翻过太行山,攻占上党,发展到李渊的后院去。这样一路上没有重兵威胁,可以稳稳当当得地盘,同时威胁李渊后方,解围洛阳。”经理夫人曹氏也赞同。这确实是个好战略,稳妥进取,风险低,收益高,最后还逼空李渊父
  • 性许鸢旧2024-06-18 06:49:52
  • ,身世显赫,天下侧目,是一只蓝筹股,不只是家庭背景过硬,杨玄感本身素质也过硬:文则博览群书,武则擅长骑射,朋友遍布天下。  此时的杨玄感身居要津,能掌握大量内部消息,他开始看空隋王朝公司,预感到杨广的江山要崩盘了!杨玄感肚子里一打算盘,想要成为多方,逼空杨广,坐他的江山,另立大盘。利用这次押运
  • 泪灼依疚2024-06-18 04:20:05
  • 在太原起事,夺取关中。李渊父子也将目光投向了龙头股洛阳,李密、王世充正在鏖战,洛阳城布帛堆积,都用来当柴烧。当时的布帛有货币的功能,洛阳城在拿着货币当燃料用,看样子似乎可抄底了。  公元618年4月,李世民来抄底了,打的是救援洛阳的旗帜。可李世民在洛阳周边观望一番,发觉抄底时

支持Ctrl+Enter提交

黑资讯 ©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Copyright 2015-2020 黑资讯
滇ICP备19002590号-1
Powered by 黑客资讯 Themes by 如有不合适之处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发展历程| 留言建议|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