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杀手心理测试题葬礼故事(军检心理测试题大全)

变态杀手心理测试题葬礼故事(军检心理测试题大全)

入侵渗透hacker2024-06-26 6:20:23156A+A-

在普通人眼里,动物们大多数是无害的、蠢萌的、可爱的。

但在一小部分人眼中,它们是被取笑、捉弄甚至是虐待的对象。

这其中有很多是我们身边的熊孩子们。

被熊孩子虐待致死的流浪狗

你知道吗?

杀人犯的血腥事业通常都是从小开始,一开始是虐杀小动物。

童年时期虐待动物的行为,大约在孩子6岁到12岁之间出现。它是儿童行为障碍早期症状的表现之一。

美国联邦调查局1970年代专门成立了行为科学部门来研究连环杀手。其中一份部门分析报告中透露,连环杀手和强奸犯在孩童时期虐待动物似乎是很常见的行为。

杰弗里·达默(Jeffrey Dahmer)案

连环杀手和性犯罪者杰弗里·达默(Jeffrey Dahmer)在1978年至1991年之间谋杀了17名男性。

展开全文

达默在同性恋酒吧、购物中心以及公交车站等场所,使用金钱、毒品诱惑年轻的男子,将他们带到自己的家中。在勒死受害者后,他与尸体发生性行为,然后将尸体肢解并处置,他还用照相机拍摄记录下来其中的过程。

有些被害者的头骨和生殖器甚至还被他保留下来当作纪念品。

达默的童年时期

在上小学的时候,达默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快乐的孩子”。他很安静和羞怯,也有自己少量的好朋友。

不过,他从小就表现出了对虐待动物的喜好。

最开始,他在罐子里收集昆虫,例如蜻蜓和蝴蝶。

然后,他开始从路边收集被车撞死的动物,并且在家里或附近的林地肢解这些动物的尸体。

除此之外,达默还经常四处寻找流浪狗、流浪猫,然后抓住它们,用绳子捆住身体和脚,再把它们放在马路中央,看着它们被汽车碾成肉饼。

达默的案件并不属于个例,世界上还有很多著名的连环杀手,这些人之间的共性都是在杀害同类之前,在动物身上反复练习杀戮行为。

杀人三要素

精神病学医生约翰·马歇尔·麦当劳,1963年在《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杀戮的威胁》的文章提出了著名的杀人三要素。

一个人在童年时期如果存在虐待动物、纵火以及超过一定年龄后持续尿床这三种行为。

这其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存在于一个孩子身上,那么这个孩子在未来很有可能有暴力倾向,尤其是有杀人和性侵行为,而且还会反复犯罪。

除连环杀手外,校园枪击案中的枪手们,在杀死老师和同学之前,都曾虐待过动物,这个比例高达43%。

美国佛罗里达州枪击案

美国历史上死伤最严重的高中枪击事件,事发当时造成17人死亡,14人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凶手是学校之前的学生,19岁的尼古拉斯·克鲁兹。

尼古拉斯·克鲁兹在四年级的时候就尝试用他的玩具枪射杀松鼠。

有邻居还见过他把长棍插在兔子洞里,尽可能地往洞里猛戳,杀死被困在里面的动物。

虐待动物的行为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这些虐待动物的孩子从来没有意识到拔出一只小狗的眼睛是不对的。”

实际上,有很多孩子特别是男孩,在年幼时期的某个阶段都曾虐待过动物。

例如:踩死一只蚂蚁、扯掉蜻蜓的翅膀,卸了蜘蛛的腿等等。这些行为是孩子们发展和探索的一个阶段,是可以被理解的。

通常父母也会告诉孩子,动物也是有生命的,你这样做会弄疼它们,通过同理心让孩子不再去做伤害动物的行为。

变态杀手心理测试题葬礼故事(军检心理测试题大全)

但其中还有个别的人长大后会危害社会。他们在虐待动物时,其强度、频率和动机是存在问题的,也就是儿童的好奇心和虐待动物成瘾完全不同。

人们为什么要伤害动物?

分析心理学的创始者荣格曾经说过:健康的人不会折磨他人,往往是那些曾受折磨的人转而成为折磨他人者。

家庭环境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父母疏于照顾、家庭缺乏温暖、有家庭暴力或遭霸凌的经历都会直接影响一个孩子的性格。

残害动物的犯罪行为通常始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当孩子被成年人虐待时,他们通常会感到无能为力。

当他们感到愤怒或者沮丧时,可选择的暴力对象就很有可能是家中更脆弱的个体-动物。

他们通过虐待动物来发泄自己的情绪,通过折磨毫无反击之力的动物从而获得自己的控制感和力量。

重庆女童摔婴案

2013年12月5日,上五年级的小女孩李某在电梯内反复虐打一名18个月的男童,最后孩子从25楼的阳台坠落并摔成了重伤。事后,李某面对小孩的奶奶询问,表现的极为淡定,还两次伸手轻抚小孩奶奶的肩膀,安慰她。

变态杀手心理测试题葬礼故事(军检心理测试题大全)

李某殴打小男孩

小女孩李某在此之间就有虐待动物的倾向,据邻居证实,在上小学前李某就曾将一只小狗从二楼通道里直接扔下了楼,而且还不止一次的将自己养的小狗从高处直接摔到地上。

而她这一次的行为并不是偶然事件。

惨剧发生之前,家人对于孩子的行为要么漠视,要么偏袒,最终酿成了这样的悲剧。

按照我国刑法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不管实施何种危害社会的行为,都不负刑事责任。

因为14岁的免死金牌,结果却不了了之。

如果孩子或父母没有承担相应的后果和责任,那很难说会不会有第二起、第三起......

虐待动物会在什么情况下发展为虐待人类?

虐待小动物的方法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自己亲自动手。例如让动物窒息到死。

一种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执行。例如用弹弓、玩具枪射击动物。

这其中最残忍、最危险的就是亲手虐待动物致死。

虐待者在亲手杀死小动物的过程中,看到动物的挣扎和痛苦从而获得虐待的快感和情绪满足,这是一种极大的病态扭曲心理,是反社会化人格的表现。

反社会化人格患者

反社会化人格者的行为特征,在学龄前、青春期即已出现,且越来越明显。

脑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检查证实这部分人的杏仁体较小。

他们大多缺乏同理心,感受不到别人的痛苦,他们也不善于表达情感,抗压能力较弱,在生活中受到挫折时,很容易情绪失控,稍有不如意便会将怒气发泄在弱者身上。

最开始他们将自我的挫折和人生的不满发泄到动物身上,然后发展到对待同类。

他们会挑选自认为弱小的,不会拒绝自己的人。例如:老人、儿童、妓女等等

在这些人的眼里犯法不是问题,被捕了只是因为自己运气不好而已。

我们应该怎么做

首先,大多数孩子都是从周围的人那里学习反社会行为,防止这种行为的最佳方法就是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对待动物的正确行为会给孩子带来积极深刻的印象。

其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要忽视孩子的内心需求。作为父母,需要工作挣钱养家,甚至因为工作而无法陪伴孩子。有时为了弥补自己的愧疚感而用金钱代替情感的陪伴,但作为孩子来说家人的关爱比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

最后,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并非所有虐待动物的孩子都会长大后成为连环杀手……需要提醒父母和老师的是,如果发现孩子在小学到青少年时期,对别人的痛苦没有感受,或者是出现通过虐待动物来发泄情绪,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及早干预,必要时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

总结

就像李玫瑾教授建议的那样,希望我国能尽快研究如何通过立法完善14周岁以下孩子行为问题的教育和干预:“要让孩子明白,你的行为也是有社会责任的。”

童年是孩子成长最重要的时期,也请您将本文转发给有孩子的家人和朋友,提醒他们,很多时候悲剧最初都是从忽视开始的。

参考及引用资料:

维基百科

http ://www.ncjrs.gov/App/publications/abstract.aspx?ID=105260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黑资讯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 6条评论
  • 辞眸鹿鸢2024-06-26 16:56:55
  • 求。作为父母,需要工作挣钱养家,甚至因为工作而无法陪伴孩子。有时为了弥补自己的愧疚感而用金钱代替情感的陪伴,但作为孩子来说家人的关爱比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最后,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并非所有虐待动物的孩子都会长大后成为连环
  • 瑰颈傻梦2024-06-26 14:06:41
  • 为是孩子们发展和探索的一个阶段,是可以被理解的。通常父母也会告诉孩子,动物也是有生命的,你这样做会弄疼它们,通过同理心让孩子不再去做伤害动物的行为。但其中还有个别的人长大后会危害社会。他们在虐待动物时,其强度、频率和动机是存在问题的,也就是儿童的好奇心和虐待动物成
  • 余安断渊2024-06-26 08:50:29
  • .gov/App/publications/abstract.aspx?ID=105260
  • 性许睬姥2024-06-26 15:00:46
  • 的病态扭曲心理,是反社会化人格的表现。反社会化人格患者反社会化人格者的行为特征,在学龄前、青春期即已出现,且越来越明显。脑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检查证实这部分人的杏仁体较小。
  • 鹿岛眼趣2024-06-26 10:30:41
  • 中的过程。有些被害者的头骨和生殖器甚至还被他保留下来当作纪念品。达默的童年时期在上小学的时候,达默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快乐的孩子”。他很安静和羞怯,也有自己少量的好朋友。不过

支持Ctrl+Enter提交

黑资讯 ©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Copyright 2015-2020 黑资讯
滇ICP备19002590号-1
Powered by 黑客资讯 Themes by 如有不合适之处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发展历程| 留言建议| 网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