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帝国金像奖(黑客帝国获奖记录)
哈啰,大家好~又见面了。之前为大家介绍了知名电影数据统计网站TSPDT公布的“21世纪以来最受欢迎的100位导演”第11至20名,今天继续与大家分享入选榜单前十位的导演。
No.10
李安
李安是公认的华人电影之光。
祖籍江西德安的李安,父亲是一位中学校长。19岁时李安进入艺专戏剧系,当时他心中的梦想是当一名演员,甚至还在话剧比赛大专组得到过最佳男演员奖。
他拍电影的过程比较曲折,中间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和坚守,但一出手就是起点极高的家庭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
《喜宴》李安与赵文瑄
看李安的传记,他对自身道路的坚守令人印象深刻。在纽约大学获得电影硕士学位后,李安有很长一段时间宅在家里带孩子。
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扫房间、买菜做饭,和儿子一起等“英勇的猎人妈妈带着猎物回家”,同时大量阅读、看片、创作剧本。这样隐忍的生活过了六七年,他才终于等到独立执导影片的机会。其自身的坚韧且不去说,在没工作,靠妻子养家的六年里,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同样令人动容。
这之后,他的事业厚积薄发,仿佛开了挂一般,甚至不能简单地用一帆风顺来形容。
94、95年,李安连续凭借《喜宴》和《饮食男女》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2001年的《卧虎藏龙》直接拿下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2006和2013年,再次凭借《断背山》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获得第78届和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两度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的亚洲导演。
他获评《时代周刊》“影响世界的一百人”;入选美国《娱乐周刊》评选的“当代最伟大的50位电影导演”;还获得法国文化艺术骑士勋章、“大不列颠奖”杰出导演奖;连新发现的小行星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No.9
泰伦斯·马力克 Terrence Malick
这又是一位比较概念化的导演。有人说他首先是一位哲学家,然后才是电影导演,也有人说他不过是喜欢玩弄高大上的概念吓唬观众。我印象比较深的片子反而是很早之前的那部战争片《细细的红线》,还有后来夺得金棕榈的《生命之树》。
泰伦斯·马力克是正经的哲学科班出身——1965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哲学系,后来前往牛津大学莫达林学院继续深造哲学。
1969年,26岁的小马在获得美国电影音乐学院的艺术创作硕士之后开始拍摄电影,首部作品是短片《兰登·米尔斯》。
1973年,30岁的他拍出了《不毛之地》,被评为继《公民凯恩》以来,美国导演最伟大的处女作。
马力克的第二部电影继续取得了巨大成功,入围4项奥斯卡奖,并最终收获了最佳摄影奖。
这之后,泰伦斯·马力克搬到法国,在银幕前消失20年之久。直到1998年,才凭借《细细的红线》回归电影圈。
画面和构图值得称赏。
顺便说一句,21世纪之前和之后的马力克简直就像是过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时间。
之前,他以几年、甚至几十年一部的速率拍片;现在则几乎是一年好几部,推新作品的速度大大提升。比如去年有类似纪录片的《时间之旅》,今年又有瑞恩·高斯林和鲁妮·玛拉主演的《歌声不绝》,虽然口碑目前有点扑街。
No.8
贾樟柯
简直难以置信,十强导演中国人占了好几席,是集体拉票了么?
开个玩笑,这当然是件令人高兴的事。
《三峡好人》
出生于七十年代的贾樟柯是山西汾阳人。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电影理论专业。他是中国新生代电影导演群体的中坚力量。贾樟柯的电影注重个人情怀和时代记忆,喜欢讲述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故事,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取向。
《站台》
贾樟柯擅长运用各种视听符号来标记时代进程,从朦胧诗到流行歌曲、摇滚乐、霹雳舞,既是时代记忆也是个体情怀。
代表作《小武》《站台》《三峡好人》《山河故人》。
好多人看不起小人物小故事,但死磕家乡,专门描述小人物生活的贾樟柯偏偏成功了。套用静安先生一句话:“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No.07
理查德·林克莱特 Richard Linklater
理查德·林克莱特是比较特别也比较多产的一位导演。他的“爱情三部曲”(《爱在黎明破晓前》《爱在日落黄昏时》《爱在午夜降临前》)把爱情那点事儿絮絮叨叨讲了个透。
他拍《少年时代》整整花了12年,耐心讲述一个男孩从6岁到18岁的成长历程。作品仔细表现了孩子的成长过程,父母家人各方面的变化,不经意间自然流露的岁月痕迹令人唏嘘不已。
他是当今美国影坛最成功的独立电影人之一。
自学成才,没有学院背景,也不是演艺世家。
他擅长运用对话和动画效果,对时间流动的感受细腻生动,尤其关注人物的精神层面,并给予极大的同情和包容。
还有,他与御用搭档伊桑·霍克合作多年,从青年到中年,在多部电影中都留下了精彩表现。有影迷甚至开玩笑说可以在理查德·林克莱特的作品中见证伊桑·霍克的人生。
代表作“爱情三部曲”《都市浪人》《摇滚校园》《年少轻狂》《半梦半醒的人生》《各有少年时》。
No.06
拉斯·冯·提尔 Larsvon Trier
丹麦导演。
大家比较熟悉的作品大概是得了金棕榈奖的那部《黑暗中的舞者》。
《黑暗中的舞者》
1995年,他与其他三位导演共同签署了“Dogma95”宣言。大概意思是对现代电影技术化潮流的一种反叛,认为在拍摄电影时要遵守手持摄影机、不打光、现场收音等规则。
《狗镇》
后来他在一次访谈中曾表示,发起Dogma95运动的原因其实就是想做一个试验,看看是否能够找回电影里已经失去的一些品质,技术的进步让拍电影变得更轻松了。
《欧洲特快车》
拉斯·冯·提尔特别喜欢拍三部曲,代表作“欧罗巴三部曲”:《犯罪分子》《瘟疫》《欧洲特快车》;女性命运三部曲:《破浪》《白痴》《黑暗中的舞者》;“美国三部曲”:《狗镇》《曼德勒》《华盛顿》。
No.05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
Thomas Anderson
绰号PTA的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是最会拍“群戏”的导演之一。
他是美国独立电影界的翘楚,作品数量不多,但每一部都颇具分量。
代表作《不羁夜》《木兰花》《爱昏头》《血色将至》《大师》《性本恶》。
获得第50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木兰花》被评为“1999年最好看的电影”。十来个人物像零乱的线头,在24小时内编织成一幅摊大饼似的画卷。影片的群戏技巧极为抢眼,不同片断的衔接和呼应非常讲究,歌曲的对位使用也很有特色。很多影迷将这部作品与《搏击俱乐部》《美国美人》《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以及《黑客帝国》等相提并论。
《木兰花》
PTA的作品极有风格,而且不闷,非常值得推荐,建议大家都找来看一遍:)
No.04
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
这是个泰国导演、芝加哥艺术学院电影专业硕士、戛纳的常客,也是为数不多的几个能够在泰国影片制作系统之外创作电影的泰国导演之一。
他喜欢用伪纪录片的方式拍摄电影,在结构上采用了松散的多点呈现方式。
代表作《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恋爱症候群》《热带疾病》。
No.03
迈克尔·哈内克 Michael Haneke
大器晚成的奥地利电影大师。直到46岁才正式开始自己的电影事业,之后凭借冰川三部曲(《第七大陆》、《荧光血影》、《机遇编年史的71块碎片》)获得世界范围的关注。
2000年,《巴黎浮世绘》赢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
2001年,惊世骇俗的《钢琴教师》问世;
2005年,《隐藏摄像机》赢得戛纳最佳导演奖。
2009年,哈内克携带有深刻隐喻的《白丝带》成功问鼎金棕榈奖杯。
《白丝带》
之后的作品《爱》继续良好态势,为哈内克赢得了第二座金棕榈,还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爱》
哈内克的作品有一种超乎人类极限的克制和冰冷,我个人不太喜欢这一类过于冷酷的电影故事和语言。
No.02
大卫·林奇 David Lynch
又一位值得极力推荐的超级大腕。以华丽、阴郁、诡异夹带着黑色幽默的风格在影坛独树一帜。业界甚至还有个专门的术语来形容他的风格:林奇感(诡异、独特,那些最令人毛骨悚然与最平淡无奇之事的结合,表面平淡无奇,实则暗流汹涌)。
代表作《我心狂野》《蓝丝绒》《双峰》《穆赫兰道》《内陆帝国》。
大卫·林奇的风格非常前卫,在荒诞与现实之间游走自如,影像极富视觉冲击力,他将悬疑、动作、恐怖等类型片的要素掌握得非常娴熟,一番拆解组合之后往往又衍生出一些若有似无的新寓意,在游戏般的创作过程中显现出后现代主义的艺术品格。后起的蒂姆·波顿、科恩兄弟等都被认为受到他的影响。
《穆赫兰道》
No.01
王家卫
当当当当~~
又是华人电影导演——“墨镜王”王家卫。
1963年随父移居香港。1980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专业,后进入香港TVB电视台从事电视制作。
1988年,王家卫首次执导电影《旺角卡门》,1990年执导第二部影片《阿飞正传》,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及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阿飞正传》
1994年,他拍了《东邪西毒》和《重庆森林》;
《东邪西毒》
《重庆森林》
1997年,执导《春光乍泄》,夺得第50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春光乍泄》
2000年,他拍出了《花样年华》。
其实,王家卫擅长的不是讲故事,而是造境。他将中国古典文学的那一套成功地搬到了现代电影之中。综合运用台词和影像,构造出一重重迷离摇曳、暧昧多义的人生幻境,并将种种经验植入其内,让人缱绻难忘。
如果,我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当你年轻时,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
我曾经听人说过,当你不可以再拥有的时候。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让自己不要忘记……
论造境,王家卫的确达到了一种极致。
今天就到这里啦,祝大家周末愉快!~
作者/李自强
编辑/王映丹
相关文章
- 4条评论
- 慵吋劣戏2025-01-11 04:39:49
- 好几部,推新作品的速度大大提升。比如去年有类似纪录片的《时间之旅》,今年又有瑞恩·高斯林和鲁妮·玛拉主演的《歌声不绝》,虽然口碑目前有点扑街。No.8贾樟柯 简直难以置信,十强导演中国人占了好几席,是集体拉票了么? 开个玩笑,这当然是件令
- 痛言浊厌2025-01-11 01:09:04
- 阅读、看片、创作剧本。这样隐忍的生活过了六七年,他才终于等到独立执导影片的机会。其自身的坚韧且不去说,在没工作,靠妻子养家的六年里,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同样令人动容。 这之后,他的事业厚积薄发,仿佛开了挂一般,甚至不能简单地用一帆风顺来形容。
- 痴者橙柒2025-01-11 02:43:39
- nce Malick 这又是一位比较概念化的导演。有人说他首先是一位哲学家,然后才是电影导演,也有人说他不过是喜欢玩弄高大上的概念吓唬观众。我印象比较深的片子反而是很早之前的那部战争片《细细的红线》,还有后来夺得金棕榈的《生命之树》。 泰伦斯·马力克是正经的哲学科班出身——1965年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