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与电商的联姻,为何救不了淘集集
上线于2018年8月的淘集集,是一家社交电商平台,早期和拼多多的运作模式非常像,都是以走量为主,商品单价很低,从而吸引自然流量,号称“下沉市场新贵”。所谓下沉市场,一般指三线以下城市及农村地区的市场。
对于用户来说,淘集集为了做到“更下沉”,曾要求大多数商户把商品利润压缩到低于拼多多的水平,用户不仅可以获得更便宜的商品,如果分享红包促成其他用户下单,还可以获得几块钱的助力红包,主打“买的多,赚的多”。
而对于平台入驻商家来说,虽然压缩了盈利空间,但只要参加淘集集的推荐活动,销售量就能剧增,因此平台的红利成了吸引商家们入驻这个平台并扩大投入的重要因素。
然而进入7月份,淘集集的业绩增长出现了停滞。为了解决问题淘集集选择以保增长促成融资。可是进入9月,投资方对增长曲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资迟迟没能到位,现金流反而被拖垮了,平台开始拖欠供应商货款,最终爆发了挤兑危机。
淘集集亏损的原因在哪里?
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资本环境发生很大变化,以往那种自身无造血能力,依靠融资烧钱的玩法已经行不通了,可悲的是,还有创业者看不到这种变化,自吞苦果,最终牵连了不少周边人。
而且,拼多多这种商业模式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复制。当年,拼多多创立之初就获得段永平这样的高手相助,随后又有腾讯、红杉的持续加持,在对抗阿里的过程中,拼多多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如今,传统电商的高速增长走向了落幕,获客成本持续攀升,而社交电商犹如星火燎原一般,大有势不可挡之势,即便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但我们要明白,新事物在发展之初都会受到人们的质疑,所以如何创新电商模式找到全新的增长引擎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近期央视《新闻联播》的一则报道,对社交电商模式表示认可和支持的态度,让社交电商迎来茁壮成长的春天。
如今社交电商已经演变出多种运营模式,并且进入了多模式共存的快速发展时期。我们将从社交电商的四种模式来聊一聊社交电商是如何促进行业快速发展的。
模式一:拼购类社交电商
大家似乎已经记不清,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出现了一些“拼团”、“帮我砍一刀”之类的信息,而在这些信息的泛滥下,拼多多也成功杀进了人们的视野。
作为社交电商行业第一个上市的企业,拼多多的商业模式一直受到行业内外的关注。但实际上,拼多多的商业模式并不复杂,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网上团购的模式,以团购价来购买某件商品。
拼多多的出现打破了以往由商家生产完产品再让买家选择的B2C模式,而是以C2B模式为主,即通过买家先行拼团后选择要的商品和价格,卖家再通过数据来确认生产数量、是否接单的行为。
拼多多借助微信等社交软件,将商品主动展示给消费者,大大的增加商品的曝光度,而且能够迅速获取新用户。让入驻商户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得大规模的采购,解决了商家所担心的流量问题。
而对于用户而言,只需要将团购信息发送至几个朋友,就能获得大量的优惠,对他们而言是一件不费力就能捞到好处的事情,自然也就很多人愿意去做。
这种“分享+拼单”的方式,一方面能够用很少的成本来获得曝光和订单,另一方面可以给予消费者优惠,所以吸引大量商家入驻和用户自然也就不足为奇。
尽管今天的拼多多已经开始在尝试“消费升级”,但从商业模式上来看,拼多多这种团购式社交电商,从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依然值得后来者借鉴。
模式二:会员制社交电商
对于目前来说,社交电商的流量虽然通过互动分享可以略胜于传统电商,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很多麻烦和问题,比如商家发现如何留住用户才是最关键的,不然拥有再大的流量都是徒劳的。
在这种背景下会员制社交电商便悄悄地诞生了,它是如今社交电商领域又一个新模式。那么社交电商是如何通过会员制玩转线上零售的呢?
从销售产品到经营会员
想留住用户我们就要从销售商品的角度转向经营会员,也就是说我们从原来经营货的角度变成现在的经营用户(人)。
为什么我们把中心放在经营用户上呢?
因为社交电商的流量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来实现的,如果想打通社交关系链让流量裂变,那么这个时候最关键的就是人。
比如说我们可以把用户转换成社交电商平台的会员,用户缴纳一定金额的费用既可成为会员,这时候社交电商平台就会注重会员的价值和传播力,专门为其设置一个大礼包,这时候会员即是消费者又成为了平台的分销者。
成为会员的优势和特点
站在商家的角度肯定是想把用户都转换成会员和平台深度链接产生粘性,但是这只是一方面的立场。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来说,大家会考虑成为社交电商平台的会员好处是什么?
那么商家除了借鉴一些平台的缴纳会员费送大礼包以外,还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给用户提供专享的优惠服务!比如成为社交电商平台的会员,可以享受到和会员费相对价值的大礼包,同时在平台购物可以享受打折优惠,这是最直接的会员专享。
其次也可以通过阶段性会员方式来锁定用户,比如开通一个月的会员,成为会员后可以在一个月时间里享受平台的优惠券福利和积分福利,这种方式吸纳更多的是体验用户。
模式三:内容型社交电商
内容型社交电商依托意见领袖的口碑,由内容驱动成交。一般受众群体立足于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社群,通过自己或者他人发表高质量的内容吸引海量用户访问,积累粉丝的同时,增加客户信任度和黏性,从而产生购买,成为某一品牌的忠实消费者。
这类电商的典型代表就是小红书和抖音。小红书以图文分享的形式为主,热门的评测会分析产品成分、科技含量、体验感、使用场景等,这些优质的用户原创内容可以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产品,整体信服力较强。
典型特征
①营销针对性
内容型社交电商的用户群体有着明显的共同标签,会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或需求集结在一起,通常价值观相近,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针对共同的痛点容易激发大家互动传播,转化和复购的能力也较强。
②运营门槛高
内容型社交电商对内容的运营要求很高,需要有持续不断的高水平的内容输出能力,此时则需要搭建自己专业的内容团队,做好个人定位、经营策略、营销推广。
模式四:小程序类社交电商
在社交电商持续火爆的背景下,从业者不断为行业增加砝码,直到为社交电商画出了一条新跑道——小程序类社交电商。
小程序可谓是实现社交电商的一大工具,基于微信生态运营,自带社交属性,通过社交网络获得裂变式的爆发,完成社交到电商的无缝衔接。无论是拼团、砍价,还是内容电商,都可以通过小程序来实现。
实体商家利用微信好友和微信群的裂变传播能力,把商品通过小程序在朋友圈和群里分享出去,再经过好友的二次分享继续裂变,为线下门店开拓更多新用户,线下门店也可以通过小程序带来线上流量,消费者可以在线上通过多种入口直达商家小程序,享受门店服务。
尽管社交电商模式繁多,但可共存,互不打扰,每一种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针对目标,例如拼多多这类拼团模式,更多的是主攻三四线蓝海市场,小红书这种内容电商触达的更多是年轻女性用户。
如今“社交+电商”的模式正在促进电商行业向一个全新的方向发展,成为电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无论哪种运营模式,都要明白所有的模式都是基于信任关系,需要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这也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必要条件。
写在最后:
社交电商的爆红是传统电商发展遭遇瓶颈的必然,社交电商会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宣传渠道,而以微信为首的社交平台或许有望成为未来最大的交易场所。
而社交电商的归宿还是电商,可持续发展的标准也依然未变,商品品质、用户服务、供应链控制、消费体验仍旧是永恒的话题也是竞争胜出的关键。
(责任编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