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职场人休假,却遭遇隐形加班,网友:这是假休息还是真加班?
职场人休个假,难!
工作之余,给自己放个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很多职场人的梦想。
然而,想请个假可没那么容易。
申请了老半天,过五关斩六将,最后,还未必能够获得同意。
说走就走的旅行
不过,云南工作的小罗却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直接在就微信上向老板请假,虽然,却没有得到老板的明确回复。他认为,不回复就当默认同意,于是,行李包一提,转身就出门潇洒了5天。
然而,回来后,单位就以旷工的名义,解除了劳动合同。
小罗就不服气了,认为自己并不是擅自出去旅游,而是向老板汇报过的,怎么能算是旷工呢?
老板:请假5天?我让你彻底请假!
单位这么做,明显就是看自己不顺眼,于是,一纸诉状就申请劳动仲裁。
劳动局审理后认为,小罗和老板的微信聊天记录并没有获得老板的回复,也就是不能证实老板是否同意他请假,驳回了小罗诉讼请求。
就这样,小罗因为跳过公司请假流程,5天旅游回来后,就失业了。
有不少人认为,小罗就是活该,谁叫你自作聪明,公司请假流程是摆着看的吗?
可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请假容易,休息正常,小罗还用得着在微信里向老板扔下一句话就跑的局面吗?
连请个假都得这么投机取巧,是不是正好证明职场人对于休息或者说假期,想爱却爱不起来的现实呢?
为啥请假这么难?
是放假,还是“隐形加班”?
蚂蜂窝旅行网曾发布过一则《中国上班族旅行方式研究报告2017》,报告指出:
蚂蜂窝旅行网曾发布过一则《中国上班族旅行方式研究报告2017》
中国上班族不但休假困难重重,甚至超过88%的人在休假或者旅行中依然处于工作状态,只有12%的人,会有勇气屏蔽所有工作上的信息,来一场全身心放松的旅行,而绝大多数的人,只能假装在放假。
而且,就算是休假或者出去旅游,将近半数的上班族会选择保持低调,假装在上班。
数据显示,有64%的人仍然通过手机处理工作,要回复工作邮件和信息,还有的人甚至要来几场电话会议。
有41%的人还会带着电脑去旅游,随时随刻就地办公。
超八成职场人的尴尬放假模式(来自马蜂窝调查报告)
各种加班,通宵,不仅把上班族的休假蚕食得所剩无几,甚至连睡眠都不放过。
前段时间,流行一个新名词:职场特困生
这个“困”可不是困难的困,而是想睡觉的那个“困”。
沦为“职场特困生”的上班族,标配:黑眼圈和无精打采。
职场特困生
如果要给休息一个期限,他们的希望是一万年。
是“真”休息,还是“假”休息?
很多人会在双休日,或者工作告一段落后,选择什么都不做,就昏天暗地的睡他一整天,或者就耍耍手机,看看电视剧。
但是,很奇怪的是,即使这样全身心的放松后,依然觉得疲惫不堪,提不起精神来。
其实,绝大数的疲惫感,并不来自于身体,而是一种大脑现象。
当人们感到疲劳的时候,事实上,应该说是大脑疲劳了,而不是人的体能消耗殆尽了。
当大脑感觉到疲乏的时候,它会发送“累”的信息给身体,让身体感觉到“累”了,可以休息了的信号。
是大脑累了,不是身体累了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的身体在休息,但是,大脑却依然在辛勤“工作”。
而大脑的大部分消耗都用在了预设模式网络中,简称DMN。
DMN通常不受我们意识的管控,会自动进行基本的大脑运作。《高效休息法》中认为,DMN占据了大脑能量消耗的60%~80%。
也就是说,即使不刷网剧,不玩游戏,只是发呆,放空,只要DMN持续运作,大脑就永远不会获得休息。
就像我们平时开着电脑,虽然表面上并没有用,但是,在后台还是开着十几个程序,电脑的耗能并没有减少。
这也就是为啥,明明放假了好久,但还是感觉到好累,缓不过来。
想要休息好,不容易
原来,休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既然怎么休息都逃不过“被工作”的魔咒,那是不是我们就算了,不要休息了?
休息不等于休息好
不,休息不仅对身体有影响,对工作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重启大脑奖赏系统
心理学家认为,职场人在工作后,想要保持原有的精力和大脑的灵活度,必须要做到课题分离,也就是选择彻底与工作分离。
重启大脑奖赏系统
这样,我们就可以满足具有自主性的选择和投入到与家人朋友密切联系的活动中。
这样产生的积极情绪,能够开启大脑的快乐奖赏系统,从而调节压力反应。
通过这样得到的充分休息,才能避免繁复的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才能从一直高度紧绷的神经和身体疲劳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恢复到最初的状态。
- 重建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我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够做事情的感知力,也就是一种自我的控制感。
重建自我效能感
这种感觉这对工作状态起着非常大的作用。
通常,具有自我效能感的人,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依然能够让自己保持平静的工作心态,并且积极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
而自我效能感比较低的人,则恰恰相反,会消极地认为自己能力不足,无法胜任工作,失去成就感,继而无心工作。
而休假时,我们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样可以恢复甚至增强自我效能感。
比如,当我们做了一桌子自己拿手的菜给家人吃,或者把家里重新整理一遍,这样的成就感,让自己觉得有力量可以应付很多事情,从而重建效能感。
- 增强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种是实际的支持,比如,工作上的帮助和提醒。另一种则是情感支持,比如,同事对我们的接纳、信任、鼓励等。
增强社会支持
对职场人群来讲,社会支持不仅在心理危机的时候,能够缓冲消极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在平时,能够维持愉悦的工作情绪体验。
所以,我们需要抽出时间来和家人,朋友相处,这种亲密的陪伴能够增强社会支持,保持愉悦的情绪和心理支持。
三种休息的正确姿态
休息很重要,但是,领导不给放假,天天熬夜加班,想要休息简直比登天还难,怎么办呢?
1.猴子思维让大脑做减法
什么是猴子思维?
指的是,大脑中的思虑和杂念就像猴子一样闹腾,不但消耗大脑的能量,而且容易导致大脑疲劳,工作质量下降。
所以,我们必须把这些困扰自己的“胡思乱想”扔出大脑,给大脑做个减法。
如果,某一种想法一直出现,我们必须把它找出来,并分析它不断出现的原因,而不是放任。
赶走脑子里的猴子
比如,我们可以把这种想法“抓”出来,写在纸上,看这件事是必须马上做,还是一段时间以后可以做,或者就是自己给自己下的套,然后,把它放到自己的日程上,把它解决掉。
2.打破空挡的状态,让大脑被动停止
刚才说的,我们即使什么都不做,大脑里的程序运作也是不会主动停下来,所以,我们就被动让它停下来,也就是抓住空档,达到休息的目的。
耶鲁大学研究发现,正念冥想是一种有效的“打破空档”的办法。
我们可以坐着,双腿放松伸直,背稍微挺直,腹部放松,手放在大腿上。可以闭上眼睛,也可以望向前方2米左右的位置。
打破大脑的空档
然后,用意识关注身体与周围环境的接触。比如脚底与地板,手和大腿,身体被地球重力吸引的感觉等等。
再开始关注呼吸体验。可以感知通过鼻孔的空气,呼气与吸气之间的停顿、空气温度的差异等等;
同时,我们还要和杂念做斗争。一旦发现浮现杂念,就将呼吸作为锚点,将注意力重新拉回来。
这种方法只需要每天5分钟10分钟就可以了,但是,必须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让大脑从被动逐渐养成主动休息的习惯。
3.五日简单休息法
前两种都是短期的休息方法,那如果我们有长假期的话,可以遵循这个方法,让自己好好休假,给大脑充满电。
- 准备仪式:
可以换个发型或者采用固定的休息音乐,整理或者打扮一下自己的房间,让它和平时不太一样,如果可以,我们也可以选择住在酒店里,只要和平时不一样就行,就是给大脑建立一个休息的条件反射机制:我现在开始放假啦!
换个发型,换个心情
- Day1
让身体休息
睡到自然醒,起床后进行10分钟左右的正念冥想;
白天,只做最基本的家务或;晚上,可以泡个热水澡,千万不要熬夜,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 Day2
探索没有去过的地方
可以选择去一些不太远、但是,没去过的地方。如果是去过的地方,我们可以尝试不走平常路,采用平时不用的出行方式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比如,在走路或者骑车。
探索世界
- Day3
重建与他人之间的密切联系
我们可以选择和朋友、家人一起吃饭。同时,增加一些加强密切联系的仪式,来表达自己感谢与爱意。
比如,手写一封信,送花,打个电话问好等。
- Day4
狂野日
满足自己的欲望,做一些自己平时想做却没时间或者不敢做的事情。比如,尽情地购物或者吃美食,或者尝试一下平时不敢玩的游戏或者看一场一直想看的电影。
放纵一下自己
- Day5
从休息状态恢复到工作状态
这是休假的最后一天,我们可以想想前四天做过的事,一边悠闲地度过一整天。然后,我们开始做一些从休息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的仪式,比如,把自己的房间恢复成原来的样子,整理自己的行李箱等等,让这些动作向大脑发出信号:“休息结束了,要开始工作了”。
结束假期,再次工作
无论休息多久,都是为了让自己能蓄积更多的能量,厚积薄发。无论工作多么紧张,繁重,也要让自己好好休息。
(责任编辑: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