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十一号02星发射成功-高分十一号02星进入预定轨道

高分十一号02星发射成功-高分十一号02星进入预定轨道

黑客平台hacker2020-10-30 8:00:001724A+A-

高分卫星是一种高分辨率的卫星,我国已经发射过很多颗高分卫星了。近日,高分十一号02星发射成功,这又是我国在高分系列卫星上的一大进展。前段时间高分七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可见我国在卫星研发方面进展很大。下面,大家就跟随小编一起去了解更多内容哦~

高分十一号02星发射成功

9月7日13时57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十一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本年度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发任务,拉开了2020年度该型号连续高密度发射的序幕。

今年7月3日和7月25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分别将高分多模卫星和资源三号03星送入预定轨道,预计到今年年底,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还将有多次发射任务。

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是常温液体三级运载火箭,1999年完成首飞。长征四号乙火箭全长约45米,直径3.35米,具备发射多种卫星、不同轨道要求的单星及多星发射能力,我国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海洋二号卫星就是由它送入太空的。

本次发射的卫星是高分十一号02星,将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土地确权、路网设计、农作物估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可为“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信息保障。该星将与高分十一号卫星首发星实现在轨组网,大幅提高观测效率。

为了满足卫星的要求,本发火箭配套了冯·卡门整流罩,有利于减少空气阻力和发射过程中的压力。并采用新技术,增强了火箭对高空风的适应能力、简化了发射区对卫星整流罩内温湿度环境的检测。

此次发射任务,长征四号系列运载火箭研制团队对火箭进行了一系列优化,提高了全箭可靠性、确保控制系统产品自主可控。在保证高质量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质量把关的效率和工作落实的有效性,助力航天强国的建设。

此前报道:高分七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

从国家航天局获悉,8月20日,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高分七号卫星正式投入使用。作为我国首颗民用亚米级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该星的投入使用标志着高分专项打造的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精度观测的天基对地观测能力初步形成,将进一步满足用户在基础测绘、全球地理信息保障、城乡建设监测评价、农业调查统计等方面的数据需求。

高分七号卫星于2019年11月3日发射,搭载双线阵立体相机、激光测高仪等有效载荷,突破了亚米级立体测绘相机技术,能够获取高空间分辨率光学立体观测数据和高精度激光测高数据。该工程是全球首个采用两线阵+激光测高体制实现1:10000立体测图的卫星工程,大幅提升了我国卫星对地观测与立体测绘的水平。其不仅可以满足国内用户的有关数据需求,还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有力的空间信息支撑。

卫星在轨测试期间,对土地违法监察、基本地物要素识别、农作物种植面积测量、公路建设施工监测等方面的一系列功能进行了验证。为助力今年5月的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工作,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利用高分七号、资源三号等卫星获取遥感图像,绘制了1:10000比例尺地形图,为登山队成功登顶提供了地形参考;借助立体测图功能,卫星为牡丹江“曹园”违建问题查处提供了高分辨率立体数据;在公路建设施工监测方面,卫星针对交通高边坡的设计及建设情况,利用多期影像对高边坡建设进展、边坡填挖方量等进行了识别和解译。下一阶段,卫星将在全球地理信息获取、自主数据提供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

据了解,高分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所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自2010年实施以来已成功发射多颗高分卫星,高分数据在20余个行业、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得到广泛应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高分二号卫星在武汉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施工过程中拍摄了一系列遥感影像,为施工进度监测提供了有力支撑;进入汛期以来,高分三号卫星对鄱阳湖区进行跟踪拍摄,全天候捕捉、分析洪灾数据,极大地提升了该地区抗洪救灾能力;在精准扶贫方面,我国以高分遥感数据为支撑,精准调查甘肃省陇南市生态环境资源本底,分析区域贫困特征及成因,对增强贫困片区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起到了重要作用。高分系列卫星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国民经济各领域、各部门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强调,2020年是高分专项数据应用推广建设的关键年,要强化数据应用推广体系建设,推进遥感应用产业发展;以问题为导向,打造国家级遥感数据共享应用服务平台;加强国际数据交流共享、国际产品生产服务等核心能力建设,进一步塑造“中国高分”国际合作核心品牌;进一步加强高分工程多类卫星的联动应用,将实践检验成功的“高分模式”推广应用到后续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的实施中来,为助力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和“一带一路”倡议作出更大贡献。

延伸阅读:我国高分系卫星有哪些

1.高分一号

高分一号卫星,是一种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属于光学成像遥感卫星。高分一号”于2013年4月26日成功发射,是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首发星,配置了2台2米分辨率全色/8米分辨率多光谱相机,4台16米分辨率多光谱宽幅相机。高分一号卫星突破了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与高时间分辨率结合的光学遥感技术,多载荷图像拼接融合技术,高精度高稳定度姿态控制技术,5年至8年寿命高可靠卫星技术,高分辨率数据处理与应用等关键技术,对于推动我国卫星工程水平的提升,提高我国高分辨率数据自给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高分二号

高分二号卫星,是我国目前分辨率最高的民用陆地观测卫星,属于光学遥感卫星,于2014年8月19日成功发射。高分二号卫星星下点空间分辨率可达0.8米,搭载有两台高分辨率1米全色和4米多光谱相机,标志着我国遥感卫星进入了亚米级“高分时代”。高分二号具有的亚米级空间分辨率、高定位精度和快速姿态机动能力等特点,有效的提升了我国卫星综合观测效能,使我国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3 高分三号

高分三号卫星,是中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卫星,于2016年8月10日发射升空。

(1)多成像模式

高分三号是世界上成像模式最多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具有12种成像模式。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的条带、扫描成像模式,而且可在聚束、条带、扫描、波浪、全球观测、高低入射角等多种成像模式下实现自由切换,既可以探地,又可以观海,达到“一星多用”的效果。

(2)高分辨率

高分三号的空间分辨率是从1米到500米,幅宽是从10公里到650公里,不但能够大范围普查,一次可以最宽看到650公里范围内的图像;也能够清晰地分辨出陆地上的道路、一般建筑和海面上的舰船。由于具备1米分辨率成像模式,高分三号卫星成为世界上C频段多极化SAR卫星中分辨率最高的卫星系统。

(3)全能应用

高分三号卫星不受云雨等天气条件的限制,可全天候、全天时监视监测全球海洋和陆地资源,是高分专项工程实现时空协调、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目标的重要基础,服务于海洋、减灾、水利、气象以及其他多个领域,为海洋监视监测、海洋权益维护和应急防灾减灾等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对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4.高分四号

高分四号卫星,是我国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于2015年12月29日发射,搭载了一台可见光50米/中波红外400米分辨率、大于400公里幅宽的凝视相机,采用面阵凝视方式成像,具备可见光、多光谱和红外成像能力,设计寿命8年,通过指向控制,实现对中国及周边地区的观测。

5.高分五号

高分五号卫星,是世界上第一颗同时对陆地和大气进行综合观测的卫星,于2018年5月9日发射。高分五号一共有6个载荷,分别是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全谱段光谱成像仪、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大气环境红外甚高光谱分辨率探测仪、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和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可对大气气溶胶、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甲烷、水华、水质、核电厂温排水、陆地植被、秸秆焚烧、城市热岛等多个环境要素进行监测。

高分五号卫星所搭载的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是国际上首台同时兼顾宽覆盖和宽谱段的高光谱相机,在60千米幅宽和30米空间分辨率下,可以获取从可见光至短波红外(400~2500nm)光谱颜色范围里,330个光谱颜色通道,颜色范围比一般相机宽了近9倍,颜色通道数目比一般相机多了近百倍,其可见光谱段光谱分辨率为5纳米,几乎相当于一张纸厚度的万分之一,因此对地面物质成分的探测十分精确。

6.高分六号

高分六号卫星,是一颗低轨光学遥感卫星,于2018年6月2日发射。高分六号卫星配置2米全色/8米多光谱高分辨率相机、16米多光谱中分辨率宽幅相机,2米全色/8米多光谱相机观测幅宽90公里,16米多光谱相机观测幅宽800公里。高分六号还实现了8谱段CMOS探测器的国产化研制,国内首次增加了能够有效反映作物特有光谱特性的“红边”波段。

高分六号具有高分辨率、宽覆盖、高质量和高效成像等特点,能有力支撑农业资源监测、林业资源调查、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等重大需求提供遥感数据支撑。高分六号卫星与高分一号卫星组网实现了对中国陆地区域2天的重访观测,极大提高了遥感数据的获取规模和时效,有效弥补国内外已有中高空间分辨率多光谱卫星资源的不足,提升国产遥感卫星数据的自给率和应用范围。

(责任编辑:网络)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黑资讯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黑资讯 ©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Copyright 2015-2020 黑资讯
滇ICP备19002590号-1
Powered by 黑客资讯 Themes by 如有不合适之处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发展历程| 留言建议| 网站管理